黄锦彬,工业机器人专业2018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巨创机器人有限公司,担任电气工程师。

找到职业规划最优解
锚定方向才能乘风起航,增强自己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十分重要。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赴企业工作实践,我对所在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自身的能力与特质,对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规划。当时自动化行业在国内刚起步,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在应用领域,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稀缺,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再好的规划都需要脚踏实地实践,我从自动化设备的装配工干起,到现场调试工程师,再到目前的自动化设备设计电气工程师,从事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电气设计与调试工作,每一步都迈得坚实稳固。但挑战总是与挫折并存,那是我第一次出差,也是我初次独立负责整个项目,因为自己对设备的稳定性和项目的走向没有一个精准的掌握,最后导致设备的验收没办法正常推进。
饱受困扰之余,我分析原因,业务知识不扎实,对项目流程的各个环节准备不充分,因此,我必须沉下心来快速学习成长,并要学会善用资源,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试错过程更是勇于探索的过程
工业领域有很多时候是依赖于经验的累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机械工程师,需要跨过很多设计上的坑坑洼洼,在试错中成长。
2019年,我主导伟立机器人3S (Soft smart system)项目,该项目的目标定位为小型化、多品种、柔性生产系统,解决小批量生产线调试周期长的生产痛点,解决员工技能素质跟不上设备更新需求的问题。项目主要技术难点在于机器人与公司开发的柔性化生产系统连接通讯问题,该项目选择使用fanuc机器人的二次开发语言karel进行开发,这个fanuc的二次开发语言在国内应用案例少,加剧了项目的开发难度。缺乏学习参考的案例,我和团队只能在新领域不断尝试,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在一次次的实验中,不断摸索,优化,最终花费了半年时间,完成了该项目的研发,也是该领域的全新尝试,期待后期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
“机器人+”正在百余个行业里大显身手,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大,勇于探索,才能实现自己的技能提升。
苦练精技术 ,创新求突破
2021年,我入职巨创机器人有限公司,担任电气技术总监,负责公司内电气的设计研发与应用,主导特斯拉超级歧管项目电气部分,项目总投资两千万,协同拓普旗下自动化公司高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同投入项目建设。主导这个项目的过程让我在管理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基于对自动化项目管理理念与专业技能的基础,实现了项目的多期、多内容的同步推进。
2022年,我负责sew电机轴项目的程序研发。本项目采用西门子S7-1500 plc,开发一套基于西门子SCL语言体系下的桁架类自动化系统,操作人员可以自主模块化编程,是plc对自动化系统的坚实探索与应用。国内自动化厂商对于系统的研发,仍然是基于专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于普遍应用的plc领域确是没有更多的钻研与开发,相信基于plc语言的自动化系统开发也将会是一个更经济的选择。而且基于plc强大的可扩展性平台,对于第三方设备的通讯也有了更多选择。
技术过硬,才能解决生产实际难题,技术改进没有捷径可以走,只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点点进步。我将不断努力,争取在技术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学长寄语:
对人生与事业进行规划,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得与失,将目光聚焦于自身的成长,锚定方向扎实推进。走上工作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技术领域要坚持不懈,厚积薄发。
(图文:黄锦彬、王鑫杰)